笔趣阁
笔趣阁 > 宠妃[元春重生] > 第48章 最肯忘却故人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8章 最肯忘却故人事

  宠妃[元春重生]

,最快更新宠妃[元春重生]最新章节!


天气越来越冷。


院子里,马厩顶,都积了厚厚一层雪。


冷到极处,贾元春有时会将蓬松的新雪捧在手中取暖。


这一日,夕阳西下时,东边的天空突然发出一声巨响,有绚烂的色彩随着那声巨响冲向高处,像是某种信号。


皇太孙立在梅花旁,负手远望,许久没有说话。


当夜,贾元春便被提审了。


她一路上都很害怕,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什么。


临走时皇太孙曾按着她的发顶,对她微笑,却没有说一句话。


这让贾元春有种不安的预感。


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守在提审室外的竟是碧玺与抱琴。


她二人见贾元春随着狱卒走来,抬眼望处都愣住了。


抱琴搂着怀中的篮子,已是红了眼眶。


碧玺却是直接哭了。


“好小姐,你这番糟了大罪了。”碧玺哭着迎上来,摸摸她被雪浸湿又阴干了的衣袖,为她整理鬓发。


贾元春被关在马厩这数月,陡然见到昔日侍女,只觉身在梦中,哑声问道:“你们怎么在此处?”


提审室的门“吱呀”一声被人从里面推开了,走出来一位白胖的中年男子,穿着低阶的官服。


他走过来,笑道:“贾大小姐,请您来走个过场,马上就让您的丫环送您回府了。”


贾元春被人扶着,引着,不知不觉间已经坐在了提审室里。


白胖男子站在她对面,笑吟吟地递过一份文书来,和和气气地道:“来来,您把这东西给签了——稍等,稍等,等秦大人来了,得他跟我一处看着您签才成。”


贾元春有些木讷得接过那份文书来。


白胖子还在一旁说着,“秦大人过来,您得跟他说这是您自愿的。对吧,咱们也没对您用刑,也没……”他嘿嘿笑,搓着手瞥了一眼守在外面的碧玺和抱琴,“我之前跟贵府也有些交情,这也是府上请托的。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等下秦大人过来……”


他说的话贾元春都听在耳中,却又仿佛一个字都没有听懂。她捏着手中的文书,直直盯着上面的字看,那些黑色的字仿佛都在白纸上游动起来:


“皇太孙”“起兵”“太孙印”“目证”“亲口吐露”……


薄薄两页纸,被她捏得簌簌作响。


“贾大小姐?”白胖子见她颜色不对,脸上的笑收了一收,慢条斯理道:“您瞧,只要写个名字,马上咱们就送您回府。回去吃顿好的睡顿饱的,醒过来您还是贾府大小姐,这俩月的事就这么过去了。”他随手磨了磨砚台里的墨,亲自把蘸饱了墨的毛笔递到元春手边来。


贾元春下意识地把笔接在手中。


白胖子嘴一撇,笑了,正要让把秦大人请进来,却听对面的女孩轻轻开口问道:“若是我不签呢?”


不签?


已经走到门边的白胖子闻言停下脚步,他脸上的笑还在,口气也还算温和,“要不,您问问这俩丫环?”


碧玺和抱琴就在门口听着,闻言都泣道:“好小姐,您就签了吧。不管是什么,既然家里老爷太太都许了,想来必无妨碍的。这两月来,您吃了多少苦,如今既然有机会脱身出来,可千万莫要放过了啊。”


贾元春维持着提笔的动作,慢慢侧过头来,问道:“家中老爷太太可还好?”


抱琴泣道:“为着这一场横祸,太太上月便病了,如今吃着药只还不见好。”


贾元春悚然一动,颤声道:“是我不孝,累母亲担忧了。”


“小姐,且不说这些了,您把这文书签了,大人放您回去,太太一见您自然就好了。”碧玺急道。


贾元春握笔的手都在微微颤动,足见她内心激烈的争斗。


“小姐,您还在等什么?”抱琴与碧玺声声催促。


良久,贾元春仿佛是稳定了情绪,又或者已经做出了决定,她问道:“秦大人呢?”


抱琴与碧玺只当她愿意签了,不禁抱在一处又是哭又是笑。


那白胖子闻言迈步往外走,走了两步却又停下来,回头若有所思得打量着贾元春。


提审室没有窗,只有一盏油灯,亮着幽微的光。


女孩安静地坐在破旧的木凳上,烛光下的脸憔悴却不掩娇媚。也许是她的神情太过端凝的缘故,白胖子望着她,仿佛望着的是一尊汉白玉的雕像。


白胖子是做久了提审官的,却从来没有见过要昧着良心作证时还能如此镇定的犯人。他立在原地思考了一下,折返回来,走到贾元春面前,俯身对她低声道:“贾大小姐,我收了府上一万两银子。看在这一万两银子的份上,我告诉你两件事。”


他抹去了脸上的笑容,骨子里的阴狠隐约露了出来。


贾元春仍旧静静坐着,只转了一下眼珠,将目光落在白胖子面上。


“第一件事情,这个局是你惹不起的大人物布置下来的,你惹不起,我惹不起——那个秦大人也惹不起。那位秦大人不上这条船,但是也绝不会去捞落水的人,你明白吧?”


白胖子的声音透着阴冷,他看着毫无反应的贾元春,眯起了一双小眼睛,“第二件事情,我高志健做提审官以来,手上没有过一条人命。凡是在我手上不按我的意思做的,我都让他求、死、不、能。你听好了,我不想把场面弄得太难看。看在银子的份上,你乖乖照做,我不会动你分毫;但是你最好也不要尝试挑衅我。听懂了吗?”


贾元春静静地看了他一瞬,平静道:“高大人解释的很清楚。去请秦大人来吧。”


秦大人来了。


贾元春抿了抿唇,出语惊人,“这是一场蓄意栽赃皇太孙的阴谋。”


白胖子与秦大人一时都愣住了。


秦大人愤然起身,指着白胖子骂道:“高至健,我告诉过你,我不掺合你们的浑水!你把事情处理好!”他目光复杂地看着贾元春道:“你方才的话,我没有听到。”他低头走了出去。


白胖子陪着笑脸送秦大人。


碧玺与抱琴已经被这变故惊呆了。


抱琴泣道:“小姐,您这是何苦?”


贾元春坐在原处,心一点一点沉了下去,却丝毫没有改变她原本的信念。为了皇太孙殿下,便是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她也愿意去努力;即便是一丝一毫的希望也没有,她至少可以选择不做那个将皇太孙推下万丈深渊的刽子手。


“敬酒不吃吃罚酒!”白胖子狞笑着疾步走回来,身后跟了两个干瘦的狱卒,他对着元春一挥手,“给我把这小贱人捆上!今儿我就让你见识见识!”


鞭笞,钉板。


用白胖子的话来讲,“这只是个开始。”


贾元春起初还能听到碧玺与抱琴在外面惊惧的哭泣声,感受到身上的疼痛,渐渐的……那些让人痛苦的声音飘远了,令人抽搐的疼痛感也迟钝了,她听到白胖子说“今儿先这样吧,日子长着呢”。


有人把她架了起来,半拖着她往很冷的地方走。


贾元春努力撑开眼皮。真是奇怪,她明明睁着眼睛,却什么都看不到,只有一片无声的黑暗。


让人懒洋洋的暖涌上四肢百骸,贾元春昏死过去。


***


皇太孙从狱卒手中接过贾元春时,双臂都在颤抖。


女孩半身都是血,后背上新鲜的鞭痕处还在往外渗着血珠。


他知道那些提审官的手段,便是无所畏惧的江洋大盗落在他们手中也会只求速死。


那些亡命之徒也为之胆颤的酷刑,竟被加诸于这样的弱女子身上。


皇太孙抱着元春,倚着马厩里的木柱子坐下来。


他用怀抱与屈起的长腿构筑成一处温暖的天地,将受伤的女孩安置在其中,令她受伤的后背曝露在他眼前。


红的是血,白的是女孩细腻的肌肤。


红白相间,触目惊心。


他缓缓伸出手去,食指轻而又轻得点在女孩背上,然后将沾惹的那一点红送入口中。


腥,涩,苦。


血的味道,还有蘸过食盐水的鞭子的味道。


皇太孙凭感觉,摸上女孩朝下的面颊,一点一点向上,摸到她的鬓发——一片湿冷,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


他知道,她本可以毫发无伤地回家去,继续做养尊处优的高门嫡女。


他一直都知道,从这个女孩第一天被送过来的时候,他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


接近他,赢取他的信任,从他身上榨取利益,一朝风云变,即刻背叛他。


身边这样的人太多了,几乎是每一个人都是想要从他这里得到什么。


这就是他永泩,做为皇太孙,这二十年来的人生。


元春在昏迷中小小抽搐起来。


皇太孙小心翼翼地绕开她的伤处,将她缓缓环抱起来。


她仿佛在呢喃着什么。


皇太孙贴耳过去,却听到她喑哑的呓语,反反复复,唤的却是“娘”。


***


夜色渐深。


元春发起烧来,额头滚烫,手心却冰凉;半昏半醒中,很是痛苦。


皇太孙将手贴在她额上,脸上有一种奇怪的淡漠之色,是他鲜少在人前流露的一面。


他默默地想着,世间这么大,真正在乎他的人也不过寥寥几个。


若是这些人都去了,便是他赢来这天下又还有什么趣呢。


读了二十年圣贤书,只说为君要为国为民。


平心而论,靖王爷、七王爷、乃至第三代的几个兄弟,都有治国之能,即便不是一代圣君,却也不是桀纣之辈。


谁做皇帝于天下并没有多少不同。


元春的额头滚烫。


皇太孙只觉得一腔雄心壮志都被烫成了灰烬。


受了这样重的伤,发了这样高的烧。


没有药,没有食物,没有水。


说不准,勾魂使已经守在元春身边了。


子不语怪力乱神。


皇太孙的心却已经乱了。


***


贾元春恢复知觉的时候,正撞上皇太孙将什么东西系在她脖子上。


她动了一下,浑身火辣辣的疼痛令她忍不住呻、吟出声。


“你醒了。”皇太孙的声音温柔如水,他的手停在她脖颈间。


“嗯。”贾元春有些虚弱得应了一声,手动了动,却没有力气抬起来,只含含糊糊问道:“是什么?”


皇太孙捉住她纤细的指尖,轻轻送到自己唇边,低声道:“是一块玉佩。”


他凝目注视着女孩的指尖,仿佛是在克制着欲要吻上去的冲动。


贾元春半阖着眼睛,昏昏沉沉中轻声问道:“什么……玉佩……”


皇太孙将目光从女孩指尖挪开,低而认真得叮嘱道:“若有一日皇祖父传召你,千万记得将这方玉佩戴在显眼处。”


“什么?”贾元春努力得撑开眼皮,借着皎洁的月光望向皇太孙。


不过半日光景,他却变了许多。


什么地方变了,元春说不出,只是直觉得感到心慌,忍不住手指微动,本能得想要抓住点什么,却只触到皇太孙下巴上新冒出来的青色胡茬。


有一点痒。


皇太孙闷声笑了起来,捉住她的手指,往她指尖呵气。


元春面上也露出一点笑容来,听皇太孙很是认真得将方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她问:“这玉佩有什么意思吗?”


皇太孙歪头思考了一下,慢慢道:“皇祖父见到这块玉佩,就能明白孤今日的冤屈。”他珍爱得抚摸着元春的眉尾,低低道:“所以,你千万要记得。”


***


这一刻。


月色,雪色。


还有皇太孙眸中温柔的神色。


成为此后元春独行的岁月里,那唯一的亮光。


***


交代完玉佩的事情,皇太孙将元春抱在干草堆上,自己却起身离开。


“殿下,您会回来的,对吧?”元春从干草堆上努力撑起身子来,望着向院门走去的皇太孙。


皇太孙立在原地,停了一停,终是转过身来,坐回元春身边,指尖怜惜得抚触着她的唇边,温柔地望着她道:“孤会回来的。乖,闭上眼睛,睡一会……很快,等你睡醒,孤便回来了……”


皇太孙的声音像是温暖的泉水。


贾元春被蛊惑了一般,恋恋不舍得阖上了双眼,她的确已经太累了,又受了这么重的伤……


“带孤去见靖亲王。”


她听到他对守院门的狱卒如是说。


狱卒低而模糊的说话声,开关院门的吱呀声,渐行将远的脚步声……


都去了,都去了。


唯有一轮寒月,清辉铺满雪地。


***


当夜,便有人将元春接出了马厩。


皇太孙病逝在某个雪日。


消息是这么传的,真相谁也不知。


贾元春知道的时候,是她被接出马厩的第三日,她正独自趴在宫里的某个小房间里。


她流了很多很多的泪水,做了很多很多的梦,梦到那个允诺会回来的人很多次、很多次得与她诀别。


梦醒了,梦里悲伤的感觉却还记得。像是那个枕中记里的人。


她的伤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大半个月一过,那些曾经令她几乎丧命的鞭痕简直像没有存在过一样了。


她被派去了凤藻宫做女史。


每日里看些野史杂传,山水游记,倒也清闲自在。


后宫妃子有的爱看讲情爱的诗词,来取书的宫女走得多了,与元春熟了偶尔问道:“怎得从不见你看这些?”


贾元春只笑一笑。


那问话的宫女自己想一想,笑道:“也是,你十四都没到,想来还不懂。”


贾元春还是笑一笑,不说话,取了那宫女要的书,坐在院中桂花树下,接着方才断开的地方继续往下看。


只是这一次却有些神思不属,她抬头,隔了桂花树的枝桠,望一望初春时节的天光云影,仿佛又听到那人在她耳边低声道:“人生而有情,本不需从书中学来。诗词致情,读多了,人便沉湎其中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xx.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xx.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