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鱼跃龙门记 > 第10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2节

  鱼跃龙门记

责任太大,能力太小。他心里很清楚症结所在,几乎不敢去想即将面对的窘迫困顿、无能为力。他记起了曾经的类似场面,彼时彼境中的自己,那般踌躇满志,自命不凡。所谓无知者无畏,一点也没说错。可惜,明白得太晚了。宋微被群臣百官跪得胆战心惊。只不过他太会装,太能演,心里苦得像黄连,脸上满满的都是淡定,令人只觉高深莫测。他这厢光顾着忧愁苦闷,浑没注意皇帝又说了什么。直到群臣再次跪拜恭贺,绷着脸装了半天样子,才搞清楚,原来皇帝效率奇高,不但当场指妃赐婚,连日子都已定下。宋微立刻意识到自己接下来会被操练成何等惨状,迫在眉睫的郁闷苦差,把稍微长远的忧虑统统冲走了。按说诏书一下,就该尽快举行册封典礼。不过改立太子事出突然,许多礼仪方面的准备工作都没来得及做。皇帝当即拍板,将册封典礼与婚礼合二为一,就定在一个月后。即便如此,也仓促太过。群臣还没从新晋太子要娶宪侯嫡女的爆炸性消息中回过神来,就被皇帝随口定下的典礼期限吓一大跳,简直不知道要纠结哪一边才好。不过关于太子妃人选,有资格反对的都没说话,余者心里再有想法,也轮不上趟。反倒是期限问题,直接关系许多部门的工作数量和质量,一个二个开口提意见,时间太短,事情太多,没法办。皇帝在这件事上出乎众人意料地顽固,坚决不肯押后。最终两位国公也同意了,让宗正寺、太常寺、礼部一块儿商量,马上拿个章程出来,力求简约隆重,高效体面。浑天监官员当场掐算吉日,报上了九月二十六这个日子。皇帝问太子意见,宋微丝毫没有别的想法。到这会儿,这些都是细枝末节。他这个当事人,反倒是最不纠结的一个。宋微知道,皇帝生怕自己活不到时候,故此什么都拼了命似的往前赶。无意中瞥见不远处挺直站立的宪侯,脸上没一点表情,简直比六皇子还能装。宋微挪开目光,去看浑天监主丞白花花的长胡子。他没想到,这是太子册封暨大婚典礼前,最后一次见到独孤铣。这一刻,他想的是:亲爹如此拼命,旧相好如此绝情,硬把鸭子赶上了架——管他是好是歹,尽力遂了他们的愿,又如何。事到临头,避无可避,倒把宋小隐骨子里那股光棍劲儿逼出来了。宋微住在宫中,皇帝虽有心把他带在身边手把手教导,奈何精力不济。每日坚持上完早朝,处理一些紧要政务,就只有躺倒歇息的份。真正争分夺秒替皇帝给六皇子做岗前培训的,乃是三位国公。没错,是三位国公,且襄国公担当主力。十九日宣布太子罪状,当然少不了捎带上姚家小公爷姚子彰。姚穑人没上朝,但请求四子袭爵的奏折早已上呈皇帝,也得到了批准。太子册封大典之后,襄国公就该换人了。姚穑在家歇工,中书省的活儿都是底下人在干,尚书令宇文皋和侍中令长孙如初两位帮着监管。别人都忙,就他闲,皇帝差人把他悄悄叫进宫来,负责六皇子的岗前培训。每日早朝结束,再陪着皇帝处理完当天的紧急事务,送老爹回寝宫躺下,宋微这个新鲜出炉热腾腾冒白气的太子,就不得不赶到明思殿去,与等在那里的襄国公见面。姚穑一般先让他将朝会及会后皇帝处理的重要政务都说一说,然后以此为基础,顺势详解朝廷重要官职的名、分、责、权;各职能部门如何分工合作,协同并制衡;进而解说重要人物的来历性情;各世家之间的恩怨关系;甚至帝王用人御下之术。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以襄国公年龄见识,身份地位,教起这些实际内容来,自是高瞻远瞩,举重若轻。姚穑因为长子之事大受打击,颇有点儿看破名利之意,再加上即将退休,少了许多忌讳,言辞间一改往日圆滑委婉,除去皇帝本人,不论说到谁都直来直去,全不留情面。往往宋微前一时才跟着皇帝认识了某位大臣,下一刻就听襄国公将其祖宗三代的糗事都翻出来调侃,端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生动具体,引人入胜。宋微本来就精怪得厉害,如此学习内容形式,倒是对了脾气。又是憋了一肚子气,不想上来就叫人看扁,再加上也怕姚穑去老爹面前告状,遂忍痛牺牲回笼觉,打起十二分精神听课。他历经几世,然而真正系统学习储君课程,唯独第一次做太子时跟着太傅上课。只是该太傅注重理论,且动机不纯,从来没讲过这般有针对性的实用内容。这一日讲完正课,临别前,襄国公缓了缓步子,悠悠道:“殿下勤学好问,聪明上进,与老臣昔日耳闻,大不相同。可见传言往往多不副实。”宋微几辈子都没听过如此夸赞,激动之余,差点就要抓耳挠腮一把。想了想,老实道:“姚大人过奖。我那个……其实主要分学什么。比方弹球双陆叶子戏,压根不用学。骑马射箭击鞠,天天练也不腻。大人讲得有趣,背诵强记的又不多,自然不犯瞌睡。要换了长孙大人讲礼仪,宇文大人讲经史,隔一刻钟就要靠醒神香呛呛的。”心中莫名想到,难不成当初老爹特地给了据说驱邪辟毒的翠玉瓶,就为了治治自己上课打瞌睡的毛病?姚穑多日来没露过一个笑脸,这时却不由得笑了笑:“殿下确乎坦诚。可见还是必须眼见为实。”宋微忍不住问:“不知大人所谓耳闻,从哪里听来的?”“是我那不成器的四子。”宋微眨眨眼。这些天课没白上,忽然就明白姚老头是替即将接任的儿子探路来了。哈哈一笑:“原来是四公子。四公子帮了我许多忙,都没好好谢过他。”姚穑道:“他亦是殿下的臣子,尽心尽力协助殿下,正乃本分所在,如何当得殿下一个谢字。”宋微表情认真几分:“要谢的。四公子识我于微时,曾经雪中送炭,堪称患难之交,怎么能不谢。”姚穑看他不似作伪,躬身郑重道:“如此老臣替犬子谢殿下洪恩。”原来他从姚子贡那里得知六皇子与自家老四交往细节,心中颇有些忐忑。姚子贡自己没放在心上,他这个当爹的却不能不管。恰巧皇帝叫他来指点六皇子,忍了好些天,到底还是忍不住了。提起姚子贡,宋微顺便想起姚子彰。忽然笑笑:“姚大人,你家老大下去了,换了老四上来。我家老大下去了,换了我这个老六上来。这么一看,还挺有意思。”饶是姚穑老道圆滑,乍听他这句,也愣在当场,不知如何回复才好。宋微又笑道:“不过,你家四公子是正儿八经科举及第,进士出身,可比我这野路子来的皇子强太多了。想必他也像姚大人你这般厉害,能把中书令的位子坐得牢牢的。”姚穑如今处境尴尬,可说晚节不保,只不过皇帝留面子而已。听完太子殿下这话,简直不知道是在夸儿子,还是在损自己。最后那句,听起来分明像是一个许诺,看他表情,又好似不过随口一句玩笑。心下暗叹,这六皇子端的聪颖非常,那些个帝王御下之术,才教了多久,这就学以致用,直接招呼到自己身上来了。事已至此,为四子打好基础,就是为整个姚家打好基础。襄国公面现惶恐感激之色:“殿下太过谦虚。老臣四子虽愚顽不化,然对殿下钦服仰慕已久,必将忠心不二,竭诚竭力。”宋微笑道:“姚大人,恕我直言,当初我听说你家四公子科举及第,进士出身,可是很吃了一惊。我认得他也挺久了,他那个寄托外物、放浪形骸的样子,跟我这种真没文化的粗人可不同。难道过去你老就从来没想过让四公子承爵么?”似乎没料到六皇子会这么问,襄国公愣了愣,面现苦涩:“殿下,一家之主,一国之君,都只有一个。与其内耗争斗,不若择善而居。”他押了后头的话没说出来:正如皇帝早早立了前太子,为的不就是避免内耗么?可惜世事无常,岂能尽如人意罢了。宋微似乎感同身受,也伤感起来。半晌才道:“害你失去长子,失去培养多年的继承人——你不怨我爹么?”他同样押了后半句话没说出来:会不会顺便连带恨上我?姚穑一惊。今日想试探对方,不料反过来被对方直探到底。苦笑一声,诚恳道:“长子犯错,理当担责。老臣教子无方,何敢言怨?殿下,老臣并没有因此失去长子。姚氏长子一支虽被贬为庶人,将远迁南疆,三代之内不得出仕,然性命无忧,生活无虞。老臣也并没有失去继承人。若非此一番变故,老臣尚不知晓,姚家四子,也还拿得出手。”宋微恍然点头:“虽然不能做官,能够性命无忧,生活无虞,听起来也不错了。”姚穑向来一个念头绕三绕,新太子这话,看似平常,可联系到他用姚家兄弟比喻自家兄弟,可就不寻常了。宋微话音才落,他立刻想起,长子与前太子一样,眼下都在候审中,如何发落,虽则心中有数,却尚未公开宣判。姚家长子不会死,前太子当然也不会死。怪不得……六皇子会惦记。已经出口的话,不可能收回。襄国公定了定神,才道:“殿下,自古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因大夫知礼,如若犯罪,惩罚不在于残害肢体,戕害性命,而在于昭显其罪,砥砺其节,以正朝纲。更何况父子不相残,兄弟不相害,如此方为堂堂正道,方可天下信服。”姚穑被逼无奈,不得已就此敏感话题作坦诚建议,心中着实捏了把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xx.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xx.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