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鱼跃龙门记 > 第55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5节

  鱼跃龙门记

“他把我骗至家里,我才知道,原来他竟是,竟是……”薛璄冷声接道:“他就是那宪侯独孤铣?”“正是。他将我囚在府中,我不愿……为他所迫,拼力反抗,然后……”薛璄不觉捏起拳头。宋微眼圈红了:“总之,我狠狠得罪了他,他一气之下,将我赶出侯府。他说,假若再看见我,定不轻饶。我不敢人前露面,更没脸……回去见我娘。浑浑噩噩,潦倒度日。没想到,会遇见三郎你……”薛璄半天没接话。尽管只在京城混了几个月,宪侯风流好男色,偌大名声,却也是听说过的。而此人品级之高,权势之大,果如宋微所言,是自己万万得罪不起的。这时宋微又拿出那十两金子,放在几案上。站起来转过身:“三郎,多谢你。我这就走了。你的心意我明白,若当真留在此处,难免给你惹来祸端。我想,再躲上一段时日,等那人放下这事,攒点盘缠,就回西都去。我娘……大概想我得紧了……”宋微慢慢往门外走。那背影单薄孤寂,摇摆不定,说不出的孱弱可怜。薛璄一时热血冲顶,猛然站起来,道:“你别走!我带你去见姚四爷,就说你是我本家兄弟,遭难流落至此。四爷为人仗义疏财,且热衷击鞠,你虽然伤了腿,眼力手法骑术,想来都不成问题。帮忙调教马儿,指点新手,再合适不过。听说襄国公与宪侯素无往来,若能藏身姚府,哪怕是宪侯,也一定找寻不到。”宋微回头,眼含泪花。他是真的很感动。即使算到对方多半有此一举,看薛三当真不惜冒险,向自己施以援手,还是觉得难能可贵。当初顺水推船借假乱真以身相许,果然不冤。薛璄再次被他的正面造型打击,暗忖便是那宪侯当面遇见,只怕也认不出心目中这人。如此一想,安全系数大涨,心下愈发笃定。从前那些旖旎念头,对着宋微满脸络腮胡须,刚冒个头,又统统沉了下去。景平二十年六月,三皇子原隶王宋霖于流放地畏罪自尽。消息传到京城,皇帝震怒。寻找六皇子两月余无果,皇帝日益焦急,几番将奕侯魏观召入宫中面斥。如此一来,皇帝沉疴难愈,龙体一日差似一日。终于,又一次躺着跟奕侯大发通脾气之后,传旨召宪侯入宫。作者有话要说:关于宋微的络腮胡造型,嗯,大家可以参照老红楼宝二爷后来的生活照。绝无冒犯之意,纯粹做个参考。☆、第〇八七章:社稷凭谁能做主,天家有子初长成咸锡朝三公五侯八大世家,分别为:明国公侍中令长孙氏,成国公尚书令宇文氏,襄国公中书令姚氏。宪侯独孤氏,昭侯李氏,英侯徐氏,威侯杜氏,奕侯魏氏。大体说来,三公主文,五侯修武。各家爵位与官职级别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具体做什么,还看皇帝如何安排。如今这八位大佬中,依然健在且坚守岗位,尚未卸任交给下一代的,仅剩明国公长孙如初、襄国公姚穑和昭侯李知宜三个老头子。而依然健在却居家闲待的,惟余老宪侯独孤琛。三皇子畏罪自尽,皇帝震怒之后,把这四位召入宫中密谈。不过几个月工夫,皇帝似乎又衰老了好几岁。“朕从前总以为,雩儿胜在仁厚,可惜失之优柔。如今看来,他丝毫不缺凌厉手段,狠辣心肠。朕这个做父皇的,自己儿子看了几十年,到头来……竟看不明白了。”皇帝语调平淡,然而透骨苍凉。四个老臣各有思量,谁也不敢答话。“朕思来想去,许是朕一生立志做仁厚之君的缘故,自太子确立之日,便时时以此训诫,耳提面命,不曾一夕懈怠。他为了叫我放心,便听话地照着去做。日复一日,做成了习惯。”这意思就是,太子装纯良装了许多年,把咱们都骗了。四个老头与皇帝多年相处,堪称亲密战友最佳拍档,当即自行展开翻译。“霖儿性格张扬,能力出众。若是用得好,本该成为太子一大助力。可惜……他没有一个好母亲。也……没有一个好兄长。”这意思就是,老三本是个好孩子,全赖他娘教坏了。他哥毫无肚量,被兄弟一威胁,纯良立刻装不下去,原形毕露。“霖儿跟我认了错,甘愿去北疆反省,终身不入京城。这些时日安安稳稳,他……怎么可能……畏罪自尽?这分明是……雩儿他……等不及了,在催朕呐……”三皇子削籍圈禁,后自请流放北疆,终身不入京城,得到皇帝首肯。只要皇帝不改主意,这一支皇家血脉,从此往后,可说什么都不是,毫无威胁性。但问题在于,怕就怕皇帝自己改主意。若是皇帝活得足够长,不定哪天心肠一软,又或者发生点别的变数,令皇帝想起这个儿子的好,忘了他的不好,翻身回朝,东山再起,也不是不可能。五个兄弟中,唯独老三综合实力最强,太子时刻惦记着斩草除根,才是常理。皇帝说得太明白,四位老臣愈发不敢答话。“他忍到现在才动手,这是有恃无恐了。可笑朕一直以为,他就算不念情分,也未必有此胆量。这么久以来,竟然始终是朕小看了他。他现在,只怕就盼着我早点儿死,好给他挪位子呢!”四个老头齐齐跪倒:“陛下保重!”皇帝闭着眼睛靠在床头,看去甚是虚弱。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三皇子之死,固然令皇帝意外,但也并非不能防范于未然。如此疏忽,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新找回来的小儿子。失而复得,得而复失,这半年尽被他折腾了,一时没顾上远赴万里之外北疆改造的老三,叫老大钻了空子。皇帝清楚得很,自己活着,并不足以震慑太子。只有健康地活着,才能叫太子不敢轻举妄动。原本身体逐渐康复,哪知被老六一而再,再而三地气倒,硬生生给太子制造出此等大好机会。忽然睁开眼睛,望向地下四人:“起来,都坐下。”四个老臣躬身坐了。皇帝声音低微,目光却清明犀利:“事已至此,你们说,怎么办?”在座以襄国公姚穑年龄最长,因女儿嫁给皇帝,平白长了一辈。太子是他亲外孙,而即将承爵的嫡子,向来与外甥关系密切。故而他打定主意保持沉默。明国公长孙如初和昭侯李知宜则不约而同看向独孤琛。老宪侯与皇帝情谊最深,脑子最灵,说话也最直。如此尴尬要命时刻,专等他先开口。独孤琛不负所望,瞅着皇帝,一语中的:“陛下既曰‘事已至此’,便是有了决断。臣等别无他想,谨尊圣谕。”另外三个老头一齐拱手:“臣等谨尊圣谕!”此事说简单不简单,说难也不难,无非是太子废与留的问题。若要废,则目前公开存在的皇子还剩下三个。作为一国之君,三人皆有无法弥补的明显缺憾。若不废,便只是一个如何留的问题。皇帝目光自四位老臣脸上一一扫过,缓缓言道:“太子毕竟聪慧老成,有你等善加辅佐,并非担不起江山社稷。只可惜……终究格局逼仄,难成大器。他今日对朕能忍心,对兄弟能下手,难保将来……”难保将来不对其他兄弟、对看不顺眼的重臣下手。皇帝态度相当实在,我顾全大局留下他,你们若同意了,就要有稳得住将来的准备。任何权力制衡,都是博弈的结果。这一过程中,各方力量是互相激励,还是互相消耗,取决于多种因素。到目前为止,咸锡朝三公五侯与皇帝之间,总体上一直呈良性发展。究其原因,最基本的前提,是不论君臣,皆认可整体利益的一致性,且将之放在各项利益的首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xx.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xx.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