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重生之似水流年 > 第361章 悲催的芒果台(一万七求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61章 悲催的芒果台(一万七求票)

  重生之似水流年

其实,上央视这个事儿,齐磊自己是没什么能量的。


不过,可以找老秦。


不说是一句话的事儿,但是老秦那边的话还是有分量的,能帮上忙。


只不过,这事儿齐磊压根就没打算通过老秦。


原因很简单,大是大非的事情上,他和老秦有着共同的愿景,那就不叫麻烦,而叫共事。


倒也因为骗晓儿父妈回国,麻烦过一次老秦,但也只能算是鸡毛蒜皮的举手之劳。


生意上的事儿,齐磊不打算借老秦太多的力。


这是原则问题,用习惯了,性质就变了。


所以,这事儿还真的就只能借北广的关系去想办法。


当然,北广肯定还是得看董大校长的。


只不过,董北国很盼望王胖子拍的不好。


也不是不好,就是很俗很低级,上不了央视台面的那种。


在董北国印象里,那个王胖子还是很擅长拍不好的。


“看看成片,看看成片再说嘛!”


打心眼儿里,老董是不希望节目上央视的。


其实也上不去,你费那个劲干什么?


对此,齐磊倒也没遮遮掩掩的不让看。


而且,他也很理解董大校长的想法。


要说王胖子、张国戎、梅姐想上央视的台面,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对于三石这个制片公司来说,也有点重要。


主要是意义不同。


做为港岛文艺工作者能登上央视屏幕,而且不是春晚那种露一个脸就没影儿的长期综艺节目,对未来在内地的发展是有莫大好处的。


所以,从他们的角度来说,上央视比赚钱重要。


而对北广来说,却真的没啥吸引力。


不客气地讲,央妈从台长到实习记者,不说一半儿都和北广有点关系,也差不多了吧?


学校的导师教授,有也有相当一部分在央视兼着职呢。


央视的主持人,有相当一部分不是在北广挂教职,就是特邀教授。


突发事件媒体应对研究中心,也是和央视合作办的。


这样紧密的关系,真不需要一个自制的综艺节目来出个彩儿什么的。


所以,老董还是想给学校挣点钱。


再说,也进不去央视。不是节目好坏的问题,这里面复杂着呢!


况且,进去了又能怎么样?艺人落下好处了,可是对北广,对齐磊,对三石真的就是好事儿吗?


不见得。


齐磊是不需要央视的舞台来拔高身价的,北广也不需要。


而且,一家刚刚成立制作公司,第一个产品就赔本赚吆喝?这不合适,也不符合商业逻辑。


老话讲,做生意,第一笔买卖不管怎么说也得挣钱,否则后面越做越难。


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只不过,这些话董北国早就和齐磊说过,只是齐磊没当回事儿。


许是人家生意做的太成功了,所以太自信呗!


贼不走空,这回真有点奔着空去的意思了。


“看看成片,你别拍出来的东西压根儿就不符合央视的格调,那咱使人情也没用!”


齐磊一听,“那就看呗!”


于是,董北国,还有北广的几个副校长、廖凡义等人在电视楼,成了向往的生活的第一批审片观众。


整整一个下午,众人把三期,近4个小时的节目看完。


然后,董北国这眉头就化不开了。


这到底能不能进央视呢?


是的,做为一所传媒大学的校长,董北国也算阅片无数了吧?


可是这次,没法下判断了。


其他几个校长其实也是同样的迷茫。


简单来说就是,节目效果很不错,很娱乐化,很通俗。


可是,正因为太娱乐化,太通俗了,与董北国之前的判断一样,王胖子果然没让他失望,这要的节目很难登上央视这个严肃媒体。


可问题来了,最过分的就是,在这份纯娱乐化、纯玩梗活跃气氛的情况下,节目还很特么的主旋律。


董北国、廖凡义即便带着有色眼镜儿,带着批判审视的刻板印象去看,最后也会不知不觉地被他们带沟里去了。


尤其是他们空手套白狼那段儿,在地方台播出没什么问题,可是如果上央视,就必须得上纲上线的去考虑了。


用严肃媒体的思维就是:没粮食,生活困难,那就通过劳动去改善生活,而不是通过欺骗,玩梗来不劳而获。


可是,最后谁也没想到,节目组的效果处理是那样的,由一个不恰当的情节,恰恰是引出主旋律主题的关键。


使得后面的节目走向完全合理化,也根红苗正的。


这种将严肃问题娱乐化、大众化、亲民化的处理方式,在二十年后也许少见多怪了,官媒都卖萌呢!


可是在这个年代,绝对是超前的,让人耳目一新的。


“见了鬼了!”


最惊讶的还是廖凡义,他从齐磊开始有做节目的想法就旁观到现在,认为这个节目最大的难题就是主旋律和大众审美的不匹配。


实在想不明白,他们是怎么统一到一起的呢?


“王导居然还有这水平?”


齐磊在旁边回答,“他当然差点意思,雏鹰班的功劳!”


廖凡义登时一滞,“雏鹰班?”这个答案又让他有点惊喜。


而齐磊也是自得的笑了,这才是雏鹰班该有的样子啊!


至于董北国那边很纠结。


他发现,如果抛开娱乐化的问题,这节目也许可以在央视播。


此时看着齐磊,“你真想上央视?”


齐磊想了想,“最好是上央视,普及面比较广,影响比较广,挣的也比较多嘛!”


“挣”


董大校长有点没反应过来,“上央视还能挣着钱呢?咋挣?”


就见齐磊翻了白眼,“董校,商业模式又不止买卖一种。”


董北国还是没懂,只闻齐磊继续道,“央视的购片预算是卡的挺死,3000万的初步预算,他们是绝对接受不了的,更别说加价购买了。”


“不过”干脆贴到董北国耳边,嘀咕了一阵。


其实是阐述了一种另类的商业模式。


听的董大校长眼珠子都突出来了,“你早说啊!”


这会做买卖的和不会做买卖的,就是不一样哈!


听了齐磊阐述的这种可能,董北国也算是彻底明白了,难怪他敢放那么大的投资。


由衷赞许,“贼不走空,名不虚传啊!那我就帮你联系联系。”


得,一听原来有钱赚,董北国叛变了,马上换到了齐磊这个阵营,看得几个副校长脑袋仁直疼。


有个姓郑的副校长摇了摇头,“难”


郑副校与央视那边接触比较多,北广所有与央视合作的项目,以及技术交流都是他负责。


所以,他对央视那边的情况还比较了解的。


“有三个原因。”


“第一,别说是咱北广占少数股的一个私营制作,那边即便是国字头的制片厂也卡的很严的,过一点谁都不行。”


“第二,电影、电视剧尚且如此,更不要说综艺了。”


“央视所有的综艺,都是自制节目。”


“而且”郑校长推了推眼镜,看向齐磊:“你可别觉得,芒果台有快乐大本营就多了不起了。”


“在国内,论做综艺节目的水平和能力,最有实力的,其实还是央视!”


这是实话,别看快乐大本营一直霸占国内综艺节目收视榜的第一,可是,那是因为快乐大本营那种访谈加游戏形式的综艺,央视不能做而已。


严肃媒体嘛,国家电视台条条框框比较多。


可是,除了快乐大本营,你再看?如果这个年代有综艺节目的收视榜单的话,你就会发现,往下数,一排都是央视的节目。


人家才是做综艺做的最好的媒体。


什么幸运52开心词典正大综艺实话实说艺术人生挑战主持人等等等等。


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王牌节目,收视率都是榜上有名的。


而且,从制作细节、节目流程,再到节目的整体性、主持人的素质,地方卫视是根本比不了的,甚至快乐大本营也比不了。


更关键的是,央妈就是央妈,制作班底太强大了。


随便一个栏目的主持人,都是大红大紫。随便一个幕后编导,在这个年代就是国内顶尖的。


你就说:


幸运52的李永....


开心词典的的王小丫....


正大综艺的杨蓝、赵中祥.....


艺术人生的朱君....


挑战主持人的马冬。


哪个不是王炸?


每一档节目都有一个,甚至几个压轴的金牌主持,人家就不缺名人效应。


所以,张国戎和梅姐的组合,在芒果台眼里是块宝,可是在央视眼里也就那么回事儿。


两个香港的明星,真不一定有自己台里的主持人有号召力。


自己的节目也足够用了,为什么引进你的节目?


“第三!”郑副校长抛出第三个理由,“央视不像地方台,调整一下节目表很容易,那里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向往的生活要是进去,那就得挤下来一个。挤谁下来?谁愿意下来?你又能动得了谁?”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再说了”


郑副校沉吟着,终还是摇头,“我觉得,央视也不好开这个口子。”


“独立制作的节目要是从向往的生活开始进了央视,那央视自制节目那边,很多人都会人心惶惶的。”


“说白了,你想在人家那播,什么价钱先不说,人家还不一定愿意播呢,牵扯的环节太多了。”


“北广的面子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大,顶多就是推荐一下,牵线搭桥。”


“能对人家的决策造成多大影响,真不好说。”


郑副校长的话还是很忠恳的,并没有像董大校长那样一心只看钱。


但是,从各方面分析来看,不太可能引进你的节目。


其实这些,齐磊也都知道,也明白这事儿有难度。


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十六岁的愣头青了,深知不是你好就能卖得出去。央视那么大的一个电视台,各方面的因素都要考虑,牵一发而动全身。


只不过,齐磊仔细的分析了一下,他总觉得有希望。


因为想起一个人来,一个在他和小撒主持一起上今日说法之后,敏锐的去查收视率的那个人。


终道:“试试看吧,能送进去最好。送不进去,咱们再想别的办法。”


郑副校长一听,苦笑摇头,该说的他都说了,可是年轻人还是太气胜了。


做着最后的努力,“踏踏实实找一个地方卫视播了就行了,效果也不一定比央视差,何必呢?”


却一直没说话的廖凡义开口了,“我支持齐磊,最好送进央视!”


“嗯!?”


众人愣住了,看向廖凡义。


都没想到,利害关系都说的这么明白了,他居然还支持齐磊撞这个南墙。


齐磊也有点意外,没想到廖凡义这么坚决。


事后和廖凡义聊起这件事,才知道,廖凡义也觉得,这事儿没有郑副校长说的那么悲观,央视有可能接手向往的生活。


至于原因


董北国问起时,齐磊给了董大校长一个名字:邹成斌。


而廖凡义则是给董北国讲了一段洞察模型时发生的推演案例。


董北国听完之后,琢磨了半天,“所以,你们认为邹台长会注意到洞察模型的那块前黑板?”


廖凡义,“他没理由注意不到,他是看到洞察模型全部报告的。别人可能会装傻保持现状,但是我认为,邹台不会!他一定会重点注意到前黑板被四个实验班搞休眠这件事。”


只见董北国摸了把鼻子,“那什么休眠效果是吧?”


抬头,“啥意思?讲讲。”


好吧,对于老董这个理工男来说,当传媒大学的校长简直就是重新学一遍传播学。


早前,董大校长还有点不好意思,还遮遮掩掩,现在也习惯了,不懂就问呗!谁也不是超人,啥都明白。


于是,廖凡义又给董北国科普了一遍休眠效果。


什么权威媒体,在长时间处于高位权威性的时候,会突然被公众所忽视,甚至抵触。从而失去权威性、信息传递的效率等等。


洞察模型里的前黑板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最后,廖凡义总结道:“邹台长是绝对不想看到,休眠效果出现在他的电视台的。而引进向往的生活,其实就是避免休眠效果的最好治疗手段”


董北国皱眉,“你怎么确定的?”


邹成斌那个人,董北国还是了解一些的,城府很深,轻易不会暴露自己的想法。


而且,就像郑副校长说的,央视也要考虑大局的问题,向往的生活进央视牵扯太多,阻力很大,邹成斌必然要考虑这些因素。


也就是说,即便他有想法,也很有可能因为大局的关系,而放弃引进。


“就因为他看到洞察模型的报告?”


这时,齐磊解释道,“不仅仅是因为看过报告。还有一个原因。”


“什么?”


齐磊:“上次我参加今日说法,他第一时间查的是收视率,事后还和小撒谈过话。然后”


“然后,小撒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这个时空的撒主持,可以说是提前解锁逗比属性,开博客、改变主持风格,越来越走轻松亲民的路线。


之前,齐磊还以为是他和自己上了一期节目就打通任督二脉了。可是后来和撒主持熟了之后,两人私底下聊天才知道,齐磊对他有一点影响,但有限。


没有台长的授意,在这个年代,他也跳不起来。


也是从小撒那,齐磊得知了一些信息。


“是邹成斌让小撒可以适当的放开一点。”


董北国明白了,沉吟着:“央视的台长去关心收视率,还让年轻主持人放开一点有点意思了。”


国字头的电视台,中国电视媒体的龙头老大,在现场直播的情况下,突发状况完全脱离台本,最关心的绝对不可能是收视率,那东西对央视来说就是浮云。


他应该关心的是公众影响、舆情的偏离,以及来自上层的追责。


可是他关心的是收视率!


那收视率又代表什么?绝不是收益。


在央视,或者邹台长眼里,那代表的是普通民众的接受程度,以及喜好。


再加上小撒,说明邹成斌确实在尝试。


“那这个事儿,可以操作一下!”


这边,廖凡义一看董校长松口了,建议道,“要不您打个电话和邹台沟通一下?兴许这事儿就成了。”


结果,此言一出,董北国和齐磊齐齐地白了廖凡义一眼。


董北国更是揶揄,“你啊,踏踏实实做学问吧!场面上的事儿,还得历练。”


齐磊,“廖老师还是太年轻了嘛,可以理解。”


说的廖凡义脸都绿了,你才十九,咱俩谁年轻?打什么哑谜呢?


只闻董北国解释道,“这电话打过去,那这事儿就黄了!”


廖凡义:“????”


董北国,“你别掺合了!”


有点得意,“讲传播学你是大拿,这种事儿,你不懂。”


廖凡义:“????”


被董大校长装到了。


——————


这事儿正如董北国和齐磊所说,不能直接找邹成斌。


尽管北广和央视有合作关系,尽管董北国手里就有邹成斌的手机号儿。


可是,关系不是这么用的。


董校长的策略是,直接走正规的渠道,联系央视的采购与招商部门,用三石影视制作中心的名义,给央视发正式的商业函。


邀请他们派人参加8月23号下午一点,在北广小礼堂举行的看片采购会。


一同与会的,还有龙江卫视、芒果卫视等十几家地方卫视。


就是让大伙儿一起看看我们做的东西怎么样,谁相中了谁买。


然后,央视采购部的工作人员就惊了。


综艺节目?还和地方台一起?就很新鲜好吧?


外采这么多年了,采购电影版权,动画片版权,音乐版权,电视剧版权,记录片版权,什么都采购过,可头一回来个推销综艺的。


我大央视综艺头牌节目那么多,还用采购你们的?还得和地方卫视一起抢购?太掉价了。


采购部的都不想去参加了,换别的单位直接扔一边,你谁啊?


不过,只能说接手的这个外采并不白给,三石影视有北广的背景,他们是知道的。


而且,接函的几个外采编辑有一半儿是北广毕业的,母校的事儿,就不能草率了。


反手报到部门领导那里,怎么处理,领导说了算吧。


部门领导也是无语的笑了,想法和外采编辑差不多。也觉得有点搞笑,你送个什么不好?送个综艺?


可是,采购部门的领导也是北广出来的,母校的事儿不能大意,不然老董那脾气可不是好惹的。


所以,部门领导也没决定参加还是不参加,而是继续上报,麻烦就甩到了分管采购招标的副台长手里。


到分管副台长这一步,就没那么多顾虑了,当下就拍了板儿。


“派个闲人去帮忙站个台吧!”


副台长的眼界,和外采编辑,以及部门领导还不一样。他看来,北广这明显就是扯虎皮拉大旗呗!


这种自制综艺,主要的客户还是地方卫视,北广本意也应该是想卖给他们的,董北国不会傻到真让央视接盘的,更不会不知道央视他们根本进不来。


拉上央视参加看片会,自然比较有面子。


“你看央视都来参加看片会了,也有意向要买。”


最后成交价可能也会高一点。


不就是去给抬抬价吗?不算什么事儿。


只不过,副台长也知道,这个面子还不能给的太过分。本身独立制作拉上央视就有点敏感,所以只派了个闲人去参会。


而且,党会例会的时候,分管副台长还把这事儿提了一下。


不是讨论,而是打个招呼,也是传递信息。


在坐的主要领导之中,也有北广出来的,还有和董北国有私交的,意在通过他们的嘴让董北国知道,我们这回是帮了忙的,那下次有事儿求到你们,可不能推脱。


当然了,也是让北广掌握一个分寸,独立综艺这一块儿的活以后就别拉上央视了。


期间,其他领导还开玩笑的补充,“可得叮嘱好去的人,别真采购回来,那我看就得把李永的幸运52刷下去腾地方了。”


大家哄然一笑,心知肚明。


幸运52现在是央视的王牌,挤掉谁也不会挤掉它啊!


只是,谁也没注意到,台长邹成斌听说了这个事儿却陷入了沉思。


他没参与众人的调侃,只是冷眼旁观,表面上看好像默认了大家的做法。


临散会之前,邹成斌做总结,突然问了一嘴,“谁负责去北广参会?”


采购副台长则是随口一答,“外采的一个编辑,姓马。”


“哦。”邹台长了然。


又沉吟了片刻,却是笑着提了一句题外话,“我总觉得,这种独立制作的综艺未来可以会成为趋势,也不知道这是瞎猜,还是直觉了。”


众人皱眉,什么都没说。


邹台则是一叹,“要警惕啊!”


这回有人绷不住了,接话道,“依目前的形势来看,我们在综艺节目这块儿,除了题材的限制,还是占据优势的,暂时不用担心。”


采购副台长也道,“其实,向往的生活要是质量过硬的话,引进来看一看效果,做一个尝试也未尝不可。”


“只不过”话锋一转,“实在是没有时间段给它了啊!”


看向分管综艺频道的领导,“老陈,要不,你那边挤一点空间出来?按排一下?”


陈副台长一听,“可以啊!不过,谁哪档节目换下来,得邹台决定。”


这是把皮球踢回了邹成斌怀里,引进可以,你来决定换谁吧!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看着邹成斌,表面上是等邹成斌的决定,其实是看台长的态度。


对此,邹台长一笑,“难啊!算了,这个想法还是不成熟,以后再讨论吧!”


“这个节目暂时就算了。”


“这样,到时让参会小马多和那边聊一聊,取一取经。”


“买不买的另说!如果北广那边要是愿意的话,把片源考一份回来,咱们也研究研究,学习学习嘛!”


与会众人听罢,不但没放松,反而眉头皱的更紧了,却是都不说话了。


别看台长的话说的轻描淡写的,又好像尊重了大伙儿意见。可是,这里面有信息的啊!


独立制作取经干什么?是不是说,台长有意让央视也引进独立制作?


那引进独立制作,必然还是要压缩自制节目的生存空间。


所以,谁也不好表态了。


其实,一个向往的生活引进不引进的,没人关心。主要还是态度,还有台里未来的发展方向。


台长一看场面僵住,当下自嘲一笑,“也可能是我想多了,这种未来的趋势还早,不过就当未雨绸缪嘛,先看看再说。”


又把紧张情绪压了下来。


那就看一看呗!


只是散会之后,采购副台长回去想了很长时间,把采购部的主管叫了过来,聊了一会儿。


好像是闲聊什么也没说,可是采购主管听完又感觉什么都说了。


“北广的忙咱们还是得帮的,老董撑起那么大个学校不容易!再说,小齐总也不算外人嘛!”


“派过去的人要嘱咐好,好好配合,争取帮人家卖个好价钱,也算咱们尽到义务了。”


“哦,对了!还有拷贝的事儿,也得上点心啊,台长可是亲自过问了。跟那边说清楚,我们只是研究一下,绝对不会外泄。”


采购主管心道:嚓!领导都特么不是好东西,真孙子!


你就直说咱们不能买,也不能把拷贝拿回来不就得了?


你都不打算买了,人家还给你拷贝干什么?真给你学习啊?


这是把自己摘干净了啊!


可是吐槽归吐槽,该办的事儿还是得办。


回去之后,他又把参会的那个马编辑叫到办公室。


“小马啊,好好表现!刚到台里就接受这么重要的任务,是领导对你给予厚望啊!”


“样片的事儿,和三石那边好好说。人家愿意给,当然好。要是不给,也别强求。”


“毕竟涉及到商业核心利益,人家不想给也是正常的。”


嗯!


马编辑一听,操!当领导的都特么不是好东西!意思就是,让我别拿拷贝回来呗!


还说的这么委婉?直说你不想背锅不就完了??真孙子!


可是,吐槽归吐槽,事、还、得、办!


去转一圈就回来呗,多大点事儿?


只不过,就在马编辑已经领会上意的同一时间,邹成斌也在琢磨这个事儿。


只不过,他没琢磨什么拷贝,也没琢磨什么引进不引进的,他在琢磨齐磊这个人。


这两天,邹成斌把齐磊相关的新闻报道,还有他的那些发布会,和柳纪向上的节目,说的过的那些话都看了一遍。


给齐磊做个一个非常到位的总结:


这是一个搅局者!!每一件事,都在颠覆!


细数下来:


三石网吧加盟,颠覆了网吧行业。


盘古系统,颠覆了微软的统治地位。


洞察模型,颠覆了传统传播学。


今日说法,颠覆了法制节目。


收购畅想,又颠覆了传统企业家形象。


现在,又来搞综艺了。


虽然邹成斌还没看过向往的生活样片,可是他猜想,估计还能有点不一样的东西。


说直白点,这就是个善于掀桌子,或者说专业掀桌子的选手。


按理来说,这样的人活不长的。可是,这个小年轻偏偏每件事都让他做成了,简直就是个奇迹。


总结完,邹台长看着电脑上齐磊那稚气未脱的脸,不由苦笑。


喃喃自语,“说你是莽张飞吧你又好像运筹帷幄。”


“可说你是诸葛亮又一脸络腮胡子,莽夫行事。”


“那这次”


到了二十三号那天,准备去北广参加看片会的那个姓马的新编辑,一大早在台门口就遇到了邹台长。


有点露怯的问好,本想开溜,就是邹成斌叫住他。


“你就是新来的马远吧?”


马编辑吓坏了,台长居然认识他?


邹成斌一笑,“我记得你,北广出来的,今天刚进台。”


“一会儿是不是要回北广啊?正好,有个事儿请你帮忙。”


马远,“台长,您尽管吩咐。”


你可别让我一定把拷贝拿回来,那我可就惨了,听谁的?


却是邹成斌根本就没提拷贝的事儿,“帮我给齐磊,还有董校长带个话,就说”


邹成斌沉吟了一下,“就说,我对他们洞察模型里的那个休眠效果很感兴趣,也没个机会一起探讨一下。有时间来一趟,给咱台里讲讲课。”


马远长出了一口气,点头应是。只是有点糊涂,“台长,什么是洞察模型啊?”


邹成斌笑了笑,“你就照我说的复述一下就好了。”


说着,背起手来,优哉游哉的进了楼里。


这一幕被采购副台长看见了,眉头紧皱。


他也怕邹台长直接和马编辑说拷贝的事儿。


那玩意不能拿回来!拿回来就是个祸害!


于是,副台长溜溜达达的挪步过去,“小马是吧?”


马远差点没哭出来,这是咋地了?又来了一个?


点头哈腰,“台长早上好!在学校时,我听过您讲课。”


副台长一笑,“那个时候我就注意到你了,小伙子不错!”


“你这是要”


马远,“要去北广参加看片会。”


“哦,想起来了,是三石公司的那个综艺。”


“那你要重视起来了,据说节目做的很好啊!”


“我看刚刚邹台和你一起进台,他也嘱咐你了吧?”


马远一听,都没用副台多套话,竹筒倒豆子,全招了。


“邹台倒没说采购的事儿,只是让我给董校长,还有三石的负责人带个话,说是一个什么模型?他很感兴趣,有机会要交流一下。”


副台长一愣,“洞察模型?”


马远,“对对!就是这个模型!”


副台,“没提采购?”


马远,“没提!邹台好像不太关心这个事儿。”


副台长放心了,邹台做事还是比较有分寸的,知不可为,好事儿!


“那没事儿了!也帮我给董校长带个话,欢迎他过来,讲讲这个洞察模型啊!”


“还是很有帮助的。”


洞察模型还是可以讲的嘛!


副台长一走,马远长出了一口气,眼瞅着部门主管从电梯里下来,心说,我走吧!要不还得车轱辘话!


转头就开溜,奔北广了。


职场水太深,马远琢磨着,我怎么就没考个研呢?参加个屁的工作啊!


另一边,就在马远纠结于职场的莫名其妙的同一时间,一众接到邀请的地方卫视却是没那么纠结,算着时间,麻利的来京城参加看片会。


至于不纠结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没有一个是正经要购片的。


比如龙江卫视,是来捧场的。


齐磊是家乡人,尽管三千万制作费用不是龙江卫视可以承受得起的,龙江卫视不会引进,但支持还是要支持的。


没钱,就用实际行动支持呗!


当然了,如果齐磊要是卖不出去的话,就是另外一个剧情了。


龙江卫视也是很乐意去用一个“实惠”且“承受得起”的价格买过来播一播的。.


家乡人嘛,还是要支持的。(咳咳!!有点脸皮厚了。)


这是等着捡漏呢!


再比如,浙jiang、江su、海东三家卫视。


这三家在国内卫视之中也属于第一梯队,但没有芒果台的实力,也不会买。


当然,更不会抱着捡漏的心态。


这里多说一句,与二十年后可不一样,那时的海东卫视没什么存在感。


可是,这个年代的海东卫视还是很有实力的,也舍得花钱搞制作、买版权。


只是,他们没打算买三石公司的向往的生活。


这三家都是准备偷师的!


之前,他们和芒果台一样,都看到三石公司的招商书,对向往的生活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也都和芒果台一样,敏锐的发现,这种户外真人秀也许有搞头。


只是,三石公司做的主题不太好,拉低了期待值。


不过,这对他们来说反而是好事儿。


认为与其花三千万买一个别人制作的东西,不如自己花点钱自制。


在三台电视台看来,他们也不是没能力,不是没主持人。


你能请张国戎和梅姐,那我也能请别的明星。


况且,比张国戎和梅姐经济实惠的明星多了去了,还能省钱。


所以,他们来,就是看看三石公司到底怎么拍的。


有样学样,抄呗!!


在这个年代,综艺节目流程还没有注册专利这一说儿。


事实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国内的综艺市场就是个“乱抄”的时代。


不对!叫借鉴


先是,芒果台‘借鉴’美国偶像搞了超级男声超级女声。


然后,其它电视台就开始了我行我秀、加油,好男儿、红楼梦中人绝对唱响联盟歌会梦想奥运真男儿等等一系列的选秀大潮。


然后,江苏把相亲节目做火了,那各家就都推出自己的相亲节目。


诸如此类,多了去了。


相互借鉴嘛!怎么能算抄呢?


这三家的目的,就是来借鉴的!


买是不可能买的,这辈子也不可能买。


而芒果台,本来是要和前面三家归类到一块儿的,也是借鉴。


可是,芒果台的嗅觉更敏锐,行动也更快。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xx.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xx.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