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重生之似水流年 > 第29章 盘古开天(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9章 盘古开天(一)

  重生之似水流年

把校园音乐节,生生搞成了公司的新闻发布会,这绝对是头一次见。


而且,这个发布会是如此特别,如此魔幻。


怎么说呢?


前面的摇滚表演,还有那段像西方脱口秀一样的开场和铺垫,也许正中年轻人的下怀。


不过,对于成年人来说,着实有点过于浮躁。


可是,如果套用年轻人的价值观和行为表现,又不是那么不能接收。


反正就是,说不上来的感觉。


至于后面那段关于三石公司的宣言,倒是颇得成年人的喜欢和认可。


却是反过来了,年轻人又会认为有些过于老派。


这不就……


夹生了吗?


好像谁都讨好了,又好像有点那么不完美。


当五个小伙伴结束宣言下台,记者马上围了上来,各种五花八门的问题接踵而至,话筒都能怼到脸上。


于是,齐磊急中生智,向某个方向一指,“下一个大新闻!!”


“这么出息的儿子是怎么养成的,请去采访几个爹!”


几个爹一听,脸都绿了。


徐文良本能地调头就想躲,可是唐成刚却一把拽住徐文良的胳膊,牢牢的就给他摁那儿了。


记者们眨眼而至,话筒就怼上来了,齐国君、唐成刚不着痕迹地往边上退了半步,倒成了徐文良首当其冲。


就见徐爸脸色青一阵色一阵,既紧张,又无语。


突然神来之笔,“尚北是鱼米之乡,大家可以到尚北走走看看,投资旅游!”


“另外,尚北农产品可以在京城、魔都等地的北方大超市买到,欢迎大家尝尝我们黑土地的味道!”


记者:“……”


可算找着根儿了。


老的和小的一个品性:上来就打广告的呢!?


可是,也就这么一句话,播出去之后,徐文良那些又是述职,又是调离的危机,便化于无形了。


……


——————


齐磊和小伙伴们已经悄然逃离,和张洋、寇仲琪,还有李玟玟等人汇合,远远地看着几个爹被围,偷笑不止。


“有爹真好,关键时刻还能挡一挡!”


唐小奕则是乖张,“打赌!老唐肯定也得打广告。”


没人和他赌,因为这是肯定的。


你以为齐磊《今日说法》上打广告跟谁学的?


当年,唐爸塑料厂刚接手,尚北电视台本来要做一期下岗安置专题的节目。


结果,老唐生生给整成了大型广告现场,所有塑料厂职工面对镜头都得来一句,“蓝光膜,那真是好棚膜!”


所以,这都是有根源的。


“上哪儿去啊?”吴小贱刚发问,就见前方黑压压一片。


齐磊看去,登时一垮,“这回跑不了了。”


那可不跑不了了,董北国、廖凡义、陈兴福,还有张路臣等等,一个个杀气腾腾的瞪着他,一副可抓着你的架势。


董大校长皮笑肉不笑,“这是....准备上哪儿去啊?”


齐磊灵机一动,“正要找您去呢啊!”


董北国心说,这还差不多!


“走吧,赶紧给他们解释解释,否则这几位都想把你解剖了!”


这是实话,齐磊的这次危机公关,堪称一次非典型案例。


啥叫非典型案例?


就是偶然现象,一切都太反常了。


可是,偏偏齐磊早就胸有成竹。这就值得研究了。


齐磊知道今天是逃不过去了,必须给他们一个解释。


看见傻龙正好出现在场地外围,“傻龙,过来!!”


张显龙一看大校长和几个教授都在,屁颠屁颠地跑过来,“什么事啊?”


齐磊,“把雏鹰班的都叫到新闻系教室。”


张显龙,“……”


齐磊则是回头对董北国等人赔笑,“一次解决,省着我和他们还得再絮叨一遍。”


几个老人家才不管你絮叨不絮叨,“赶紧的!”


这几天都把他们难出毛病了。


要不也不能这么急,主要是全过程他们都是亲眼看着的。


可是,亲眼看着都没看懂,就有点过分了。


打击有点大。


半个小时之后。


新闻系2号教室,在校的雏鹰班成员全员到齐,再加上一帮老头儿,大眼瞪小眼儿地瞅着齐磊。


好吧,还有张洋、李玟玟,徐小倩他们这些不相干的,以及脱离苦海的五个爹也来凑热闹。


当然,连盯着音乐节的周小晗都被拉了回来。


此时,外面隐隐还能听到音乐节的歌舞欢腾,廖凡义却有点等的不耐烦了。


“可以开始了吧?”


齐磊呲牙一笑,“别急。”


看向雏鹰班的几个大一新生,“讲几个传播学理论哈,一会儿用得着。”


“第一个,【两极传播】和【意见领袖】。”


廖凡义想吐血,都等着呢,你在这讲基础理论?


刚要阻止,却是董北国来了句,“也,也挺好!”


“对一众学生训诫,都认真听哈!学过的也巩固一下。”


廖凡义翻了白眼儿,是您老想先了解一下吧?


几个爹倒是没什么,感觉挺神奇的。


齐国君知道齐磊当了辅导员,可是对这个没什么概念,毕竟他又没上过大学。


结果今天一看,我儿子都能给人讲课了?


所以,几个爹听的也很认真。


然后就....就三观崩了。


是的,传播学是很容易崩三观的,因为很多常识一样的“我们以为”,可是从学术的角度来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儿。


就比如说,【两极传播】,这是传播学的一个基础概念,不管是日常考试还是考研,一个议程设置,一个两极传播,几乎必考。


而它的定义就是颠覆普通人认知的。


那就是:


普通人都认为自己是从媒体,也就是传播媒介直接接收信息。


一个新闻,媒体报道出来,我看到了就接收了。


其实,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是!


就像齐磊对柳纪向说的,“他连信息传播的流程都没搞清楚。”


实际情况是:信息不是从媒介直接到受众群体,要通过一个“中介”。


这个中介就是——【意见领袖】。


既可以清晰领会解读媒介的信息,又可以让受众信服以及传达信息的中间人。


也就是:媒介——意见领袖——受众。


打个比方,《流年》在月票榜、销售榜排名靠前,这就是起点这个媒介向书友榜单推荐了这本书,传递了一个信息:“好书!赶紧看!!”


可是,大多数书友对榜单的真实性是存在疑问的,再加上主观上的因素,“好不好看,得我自己说了算,起点推荐的烂书居多。”


人们更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媒介推荐。


也就是,大多数书友不信任起点,而要自己去验证。


但是,书友验证的过程,大多数人不是直接点开内容去品读,太浪费时间。


第一反应是,看是否精品、荣耀值多少、出圈指数多少,、综合评分多少,然后书评区的书友评价如何。


那么这些数据,以及书评区一篇中肯、客观的帖子,就成为了中间人。


这些东西,比起点的榜单更有说服力,这就是【意见领袖】。


【两极传播】认为,信息根本就不是从媒介到受众,而是从一极传播到另一极。


也就是,从【媒介】到【意见领袖】,再从【意见领袖】传播到【受众】。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包括央妈在内的很多官媒新闻,普通人都看不懂,谁会见了谁,上面发了哪哪文件,看了半天,也不理解。


最后得出结论——无趣,导致很多人都不看央妈新闻。


其实,即便用通俗能懂的方式报道,传播效果也都差不多。


可是,别担心,央妈的新闻是肯定能传到你身上的。


是要通过意见领袖去解读,转化成普通人能懂的形势,最后到达受众。


齐磊大概地解释了一遍,“至于为什么会出现意见领袖?为什么意见领袖比直接传播效果好?这涉及到【第三人理论】,一会儿再说。”


“啥叫第三人理论?”


寇仲琪是个急性子,“你别一会儿再说啊,现在就说!”


廖凡义在底下听的实在是烦,你先给我分析案例不行吗?还得让我在这听理论基础?


寇仲琪一发问,廖凡义突然来了一句,“董校长是个好人。”


董北国一愣,怎么扯我这来了,皱眉假意呵斥,“少拍马屁!”


大伙儿登时低声一笑,缓解了一下气氛。


结果,齐磊和陈姥爷一听廖凡义这句,就明白廖凡义在干什么。


两人登时交换了一个眼神儿,然后起身出了教室。


就站在教室门口,开始交谈,“董校长真是个好人啊!”


屋里的董北国一挑眉,突然感觉这个马屁更中听呢?


无语苦笑,“你们这帮人啊,瞎夸什么夸?”


已经不是马屁,而是界定为“夸讲”了。


大伙儿又笑,也看得出来,董校长和之前对廖凡义的态度明显不同了。


然后,就见齐磊和陈姥爷回到教室,和廖凡义三个人一摊手,“这就是第三人效果!”


董北国:“……”


没懂!!


其他人也没懂。


没懂就对了,有了前面这个小实验,一说就懂了。


陈姥爷干脆帮齐磊上课,“这么说吧,如果说媒体是【第一人】,受众是【第二人】!”


“董校,你是不是觉得,信息传播最高效的渠道是从媒体到受众?,也就是从第一人到第二人?”


董北国点头,“那肯定啊!”


陈姥爷,“不是!”


董北国,“不是?”


“对!不是!”陈姥爷道,“这只是一种错觉,就像两极传播里说的一样。”


“事实是,当第二人【受众】接受第一人【媒体】信息的时候,总是带着怀疑态度。”


“也总是认为自己是最清醒的,而别的受众远没有自己认识的清晰、理解的全面。所以,信息的影响一定是别人比自己大。”


“也就是说,只有少部分人(第二人)会从【第一人】获取有效信息。”


这时,张路臣开口了,“这是个心理学效应,根源在于人都是想听到真话的,也就是真实的评价,可又在潜意识里想得到夸奖。”


“所以,当别人(第一人)当面夸奖你的时候,你(第二人)潜意识里,会怀疑这是不是真话。”


“就像廖老师夸董校,董校第一反应就是这是拍马屁,不是真话。可是,董校喜欢这样的夸奖。”


“于是,当齐磊和陈教授(第三人)夸讲的时候,你认定这是真话,因为他们是在你不在场的情况下做出的评价。”


“这就是【第三人理论】,既满足了听真话的需求,又满足了被夸奖的需求。”


“应用到社会传播的时候,就是媒介(第一人)向你(第二人)传播一个信息的时候。”


“你也天然的会怀疑第一人的动机、真伪,甚至你对信息已经做出判断,也会存在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群体认知的潜意识不确定。”


“这个时候,就需要第三个人来佐证第一人的信息,以及你的判断。”


“这也是为什么会出再【两极传播】的原因,更是为什么意见领袖会成为中间人的原因。因为,意见领袖就是【第三人】!”


“可以同时满足真话和夸奖的需求。”


众人纷纷点头,要是张路臣直接说理论,可以模棱两可,但是有了前面的小实验,就好理解得多了。


就是董北国脸上有点挂不住,“我才不愿意你们夸我呢!”


大伙也不说破,嘴硬罢了。


这时,张路臣继续道:


“【第三人】!才是左右信息导向的关键。”


“再说直白些,我们日常信息的接收,其实都是被【第三人】左右的。”


同样是起点的例子,读者不相信榜单,却要从榜单上得到书籍的信息,再通过第三人,决定是否阅读。


而这个时候,做为【第三人】的数据和书评,就会左右读者的取向,以及判断。


是不是很不服气?


我看什么,什么好看。我做主,别人左右不了。


可实际上:


一本数据漂亮、又是白金作者,书评都是深度解析、赞赏的书,在开始阅读之前,你就会留下潜意识,即便有不如意的地方,你也会认为这都是个别段落,过了这段还有惊喜,毕竟那么多人说好。


可是,一本数据惨淡,普通作者,书评都是骂,别说会不会打开看,就算看了,也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一个毒点,“果然不太行,走了。”


酒香不怕巷子深,那是少数个案,大多数好东西,真的怕埋的深。


(所以,月票呢?书评呢?)


……


————————


“这……”


张路臣的解释一出,不但几个大一学生有点接收不了,连看热闹的唐成刚等人也有点愣。


“我...能提个问题吗?”


唐成刚忍不住了,他一向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主见的人,毕竟也算是成功人士了。


可现在你告诉我,我其实没有主见?我被第三人左右了?


“这个东西不尽然吧?怎么感觉…不太真实呢?”


这回却是齐磊开口了,“唐爸,你还记得导致你收购药厂的那次家宴吗?”


唐成刚愣住,“记....记得啊?”


齐磊,“药厂有许可证和药方、塑料厂的技术没有壁垒优势、尚北大米的加工,这些信息,您本来都是知道的。可是,习惯的性思维方式让您把这些信息都过滤掉了。”


“直到,我帮您把这些信息重新串联,排列组合之后,您马上就做出了与原本截然不同的判断!”


唐成刚:“……”


齐磊,“我...就是那个第三人。”


唐成刚:“!!!”


齐磊,“人是无法有效处理所有信息的,人也是天然的追求高效率的。”


“所以,本能让我们武断的处理大多数信息,每个人都离不开第三人!”


“就拿唐爸你来说吧,在商业行为上,您确实可以排斥第三人,很难被第三人左右。可是,在其它方面,你做不到全知全觉。”


唐成刚有点傻眼,“这....”


张路臣此时道,“人的最高境界是知行合一!可是试问千古,也就两个半。”


“我们绝大多数人,以为了解自己,其实只能算是一知半解。很多时候,只不过是在应和第三人的观点。”


“不过……”安慰道,“【第三人效应】只要你知道了,以后再遇到信息判断的问题,会警觉,不容易再被第三人左右思想。”


“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这话一出,大伙儿松了口气。


嗯,谁都想要自由意志,谁都不想被别人左右思维。


张路臣看着齐磊,“说正题吧!”


“你在今日说法的反常表现,我们大概能理解,满足了观众的【使用与满足】”


见几个大一新生,还有外行,都迷惑。


“举个例子吧,我们每天都要吃饭,这就是使用,对食物的需求。”


“今天晚上我想吃肉,可是晚餐你却只给了我一份清炒蔬菜,我没有得到满足,必然就不高兴。可是,你要给了我一份肉,那就是满足了。”


“在信息获取上,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从一个社会名流身上,能得到什么使用体验?”


“无非就是榜样力量、财富经验、私人八卦的娱乐性,这些而已。”


“可是,那一期今日说法,齐磊给公众的不仅仅是一份普通的肉,而是龙肉!”


“大大超出了公众的使用预期,满足感更强。”


张路臣看向齐磊,“可是,我们不太明白的是,那些为你发声的【第三人】,是你安排的?”


“还有,你一直不对打人事件做正面回应,就是为了今天?”


却见齐磊笑了,“张伯伯,您说的对,但不全对。”


张路臣一怔,“怎么讲?”


齐磊,“首先,我没找人给我洗白,网络上那些帖子都是自发的。”


“这是第三人效应的主动效能。”


“????”


“????”


这回轮到一帮老学究懵了,“主动效能?第三人效应可没有主动一说吧?”


齐磊,“人在极度好奇,又对自身判断被孤立的时候,会主动寻找第三人佐证。”


“这种诉求会极其强烈,从而主动去寻找第三人。”


“这是网络时代第三人效应的一大特点!”


举个最直观的例子。


现在打开书评区,你会看到一些“见习”读者,也就是看盗版的读者,在书评区对某一个点强烈吐槽。


他不愿意为看书花一分钱,却为了能抒发不满和诋毁,愿意花几块钱达到发言的门坎儿,中间还要跨越好几个app……


看书都不花钱,可是为了发言可以花钱,这就是主动性。


这样的人,因为盗版不能评论,也看不到书评区的各种论点,所以观点极度孤立,也就是他看不到同类,就更找不到相同观点去附和。


于是…跨越千山万水,也必须得找到一个【第三人】。


其实这也是齐磊为什么对柳纪向说,王晨一出来,他就输定了的原因。


原本畅想是【第一人】,它只是一个信息的源头。可是,王晨跳出来,畅想就变成了【第三人】。


而做为意见领袖,是很危险的。


你发表意见,就得要承受公众的评判,意见是否公允,经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注意,无论是大事还是小情,能立得住的意见领袖,其实是极少数符合大众思维的人。


大多数意见领袖,都死了。


当齐磊《今日说法》的形象一出来,公众开始好奇,开始怀疑,那么就会主动去寻找对立观点的【第三人】。


也就是与畅想不一样的第三人。


而这个过程一定发生在网络,因为三石在国内网络是有基础的。


相当一部分网民是通过三石网吧上网,更多的网民是《传奇》的玩家,也是30游戏交易的受益者,他们对三石是有天然好感的。


有好感,就不愿意将三石和有关联的人往恶的方向揣测。


除非是真的事实,否则,这种向好的诉求就一定要有宣泄口,也就是第三人。


那些正面评价齐磊的贴子,就算宁站长,还有二中的同学不发出来,也会有其他人去挖掘展示。


而且,必然会被看到,必然成为【意见领袖】,必然大热。


说句题外话,这其实也是公知必死的原因。


公知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影响舆论,可是观点经不起时间的推敲,也不符合大多数公众的主观判断,于是就会主动寻找第三人意见领袖去摧毁公知言论。


所以,谁也跑不了,早晚全被挖出来。


带入到畅想、柳纪向、王晨.....


这也是齐磊这个小心眼儿的为什么不回应,不痛打落水狗。


别急,王晨死定了,畅想也肯定是一屁股屎。


公众会自己把他们挖出来,效果比齐磊自己回应还好。


打的更疼!


至于....目前的网络影响够不够大,能不能一夜之间反转传统舆论?


这就是外行人的错误逻辑了,信息传播,在很多特定的情况下,不是看媒介的大小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xx.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xx.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