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重生之似水流年 > 第102章 中考的爆炸成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2章 中考的爆炸成绩

  重生之似水流年

这是个什么神仙地方!?


胡正勋就奇了怪了,怎么啥人都有呢?


说实话,来之前,他倒是想对齐国君以及涉事人员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可是,他没法了解。


干部检查室的权利是很大,接受举报、核实立案,全在他胡正勋的职权范围之内。


可是正因为如此,他的权力也没那么大。


毕竟是纪委最敏感的科室,胡正勋尽量不动用权力。


核实环节,也不能把事事都了解清楚,否则你让后面接手的调查室就没法展开工作了。


但是,问题来了,我不调查,你们也不能这么欺负人吧?整这么大个雷吓唬谁呢?


心中大骂,“举报人,我去你大爷的!”


真特么孙子,你倒是搞清楚状况,再举报啊?


此时此刻,胡正勋颇有几分下不来台的感觉。


想想也是,能下得来吗?之前还高高在上,一副给我老实交代的架势。结果人家不搭理你那一套,让这老哥仨砸的啊,北都找不着了。


这让胡正勋突然有些警醒,我以前做工作可不是这样儿啊,好像被章南带跑偏了!


.....


老胡是老调查员了,不管是有问题的干部,还是没问题的干部,也不管最后是立案,还是还了清白,对胡正勋几乎没有个人的看法。


可以很自豪的说: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他还没出过问题。


秘诀就是:得体,客观。这是最基本的素养。


可是,尚北这两趟调查,胡正勋发现,得体这两个字已经让他扔到姥姥家去了。


想想他第一次见章南的时候,即便已经认定小地方的小学校不出问题很难,这个女干部多半是逃不脱的,可依旧对章南态度很好,很客观。


再后面,即便查出了问题,也有心拖延。


其实,这也是一种周到,毕竟稳得住才不容易出错。


可是,从他在徐家见过章南之后,就好像换了个人。


他好像从那次谈话开始,似乎就没那么得体了,他似乎被章南激怒了?


然后一路过来,越走越偏,以至于面对三个商人已经开始盛气凌人了。


胡正勋有点难堪,工作都没法开展了。


唐成刚一看,把胡正勋的窘境猜出了个大概,哈哈一笑,“胡科长,您千万别误会。”


“我说这些,真的没有拉关系的意思,更没有拿亲爹压您的意思。活了半辈子,还从来没在亲爹那借过力,又怎么会去巴结一个书记呢?”


“老爷子知道,会打断腿的。”


胡正勋:“......”


唐成刚继续道:“正常的程序我们都了解,您该怎么办就是怎么办!我们财务室的大门,工厂里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向胡科长开放。”


“说实话,您大张旗鼓地来了,不查都不行喽,得还我们老百姓一个清白!”


胡正勋听罢,虽然依旧尴尬,可是却是轻松不少。


连连点头,说出一句,“是我们工作不到位啊!”


这不是认怂,而是感叹,有两层意思。


一方面,该查还是要查。因为几句话就不查了,那胡正勋就是个草包,工作也就不到位了。


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他个人的情绪,是一种隐晦的道歉。


态度有问题,也是工作不到位。


胡正勋也是磊落,错了就是错了,是自己把情绪带到工作里了。


对此,唐成刚自然也听得懂他话里的意思,坦然接受,“工作需要,我们能理解。”


也是两层意,第一随便你查,这是工作需要。


第二,道歉接受了,这事我们理解了。


这就是底气,不卑不亢。


此时,唐成刚真诚重申:“真的没有为难您的意思,只是逼得我们不得不把上一代人拉出来撑个场面,丢人了啊!”


至此,一场颇为尴尬的约谈就算定下了基调。


虽然依旧要调查,可是气氛,还有胡正勋的态度,却是完全不一样了。


来时气势汹汹,现在和和气气。


虽然还是要查,但是态度不一样,结果也一定不一样,事情的走向也可能不一样。


胡正勋还没意识到,唐成刚挖了两个坑,而且这两坑可都不小。


......


接下来,就是正常的问寻流程。


齐国君就在门外,其实并没有走,只是把这种事交给唐成刚处理。


他也不是不能说,但是没有唐成刚说出来有力度,有效果。


两边气氛融洽起来,他就顺理成章的回来了。而且,齐国君这回很是配合,语气也不生硬了。


不用胡正勋多问,就把他为什么能拿到副食厂的承包权,原因是正好赶上了中央陈副部下来调研,徐文良争取到了农业试点的名额,有心发展地方粮企的契机。


还有和徐文良到现在只碰过一次面的事情,详细和胡正勋说了一遍。


包括那天在福临酒店,见董战林,还有之后两个人以家长的身份喝了一顿酒,说了一些话,齐国君也没有隐瞒。


一字不落,全都说清楚了。


这让胡正勋又有了一个台阶下,也完成了工作。


当然,老齐也不没安什么好心,接着唐成刚的坑,挖的更深了。


总之,整个过程胡正勋还挺满意,这三位是难得的实在人啊,要是换了一般人,到唐成刚自爆身份那一刻,基本就僵住了。


能继续下去,说明人家真的坦荡。


如唐成刚所愿,最后胡正勋提了个要求,要派两个人在莲花集团呆几天。一是确实要核实一下账目,包括他们的个人财产出入。


毕竟涉及到一把手,还是要查的。


只不过,态度上不一样了,胡正勋打着哈哈:“三位也知道,我这就是个得罪人的工作,还请你们理解。”


对此,老哥仨当然理解,你不查都不行,查完了,我还得找人去宣传呢!


然后......


然后胡正勋从老哥仨那出来就掉坑里了。


....


————————


唐成刚挖的那两个坑,一个是明坑,一个是暗坑。


明坑是:胡正勋这个负责调查的科长的判断。


这是一个因果关系。


现在看来,如果情况属实,那齐国君就是没问题的,进而徐文良在这件事也是没问题的。


那别的事情呢?最大的问题都已经不是问题了,其它那些还是问题吗?


此时,胡正勋对整件事的感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来之前,他不确定徐文良有没有问题,但是爱人章南已经出问题了,他是倾向于徐文良有问题的。


再加上章南的极为不配合,让他更加的情绪化,更认定徐文良有问题。


可是,来老哥仨这之后,他的直觉告诉他,徐文良可能没问题,而且,章南的问题可能也不是问题。


可别小看这微妙的一点转变,会极大的影响他的调查取向,甚至最后的结果。


第二个是暗坑。


唐成刚为了自证清白,提到了一个人——孟忠汉,也就是胡正勋的领导。


只是轻飘飘的提了一嘴,而且是在被胡正勋逼的没办法,带着情绪提的。


可是于情于理,于公于私,胡正勋都不可能记不住这个关键的信息。


从老哥仨那出来之后,胡正勋就在琢磨这个事儿,你说你提一嘴孟书记干什么?


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会不会和孟书记再提一嘴今天这个事儿啊?


思前想后,还是别瞎琢磨了,又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应该和孟书记通个气。


回到尚北纪委的临时办公点,胡正勋就把电话打到了省里,找孟书记。


电话接通之后,“孟书记,我是干部监察室的小胡啊!”


电话那边的孟忠汉自然是知道他的,“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吗?”


“是这样的。”胡正勋组织了一下语言,“最近我们接到举报....”把大概的情况和孟忠汉说了一遍。


孟忠汉是知道胡正勋到尚北去了的,但是不知道徐文良的问题上有齐国君的牵连。


现在胡正勋一说,孟忠汉才算彻底知道。


电话里,孟忠汉很是意外,“齐国君提我了?”


语气有点怪,似乎很惊讶,让胡正勋一滞。


什么意思?孟书记和齐国君不熟?或者根本就不认识?否则不能是这个语气啊!


又有点不确定了,赶紧道:“不是他提的,是一个叫唐成刚的人说的。”


“唐成刚?”孟忠汉语气更是玩味,听的胡正勋心肝儿都拧一块儿了,特么的!不会让三个奸商给忽悠了吧?


却不想,电话那头沉默良久,孟忠汉没忍住,突然很是恶趣味地冒出一句,“你俩也有用得着我的时候,哈!”


胡正勋脸一黑,明白了,这不是不熟,而是太熟了。


用到您一回,您至于这么兴奋吗?


对面的孟忠汉也意识到自己失态了,清了嗓子,以示掩盖。


其实,不怪孟忠汉失态,实在是太意外了。


齐国君对孟忠汉来说,可不是简单的认识而已。


当年,齐海庭的第一任爱人去世,留下几个孩子,而齐海庭正狠抓尚北的道路建设,天天就住在工地上。


当时是局里的人替老局长照顾孩子,孟忠汉那时刚参加工作,照顾的最多,拿齐国君当弟弟看。也是最操心他。


这么多年,齐国君一直就是个临时工,孟忠汉一直想帮忙,可是一来老爷子不让,二来齐国君自己也倔,不用他。


其实没什么原则问题,以齐国君的能力,竞聘到哪个单位都是一把好手。


可人家就是不用!


这回好了,到底有用得着我的时候吧?


隔着电话对胡正勋道:“小胡啊,这么和你说吧,齐海庭同志的十一个儿女,没有一个是通过他这个父亲进到体制内的。”


“齐国君一年前还是尚北粮库的一个临时工,他要是想走关系,也不用等到现在了。”


胡正勋:“......”


孟忠汉,“当然了,你该怎么查就怎么查,不要因为这些影响了判断。”


“只不过......”说着说着,孟忠汉自己都笑了,“谁啊?能举报到齐国君头上?那可是个老实人啊!”


胡正勋还想问谁呢!特么的,这不给我坐蜡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xx.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xx.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